編著:地球探險家 來源:https://mp.weixin.qq.com/s/m1ncMWjt5Ly1J6Eca3yztw
免責聲明:本文為轉載,文中觀點僅供地學愛好者參考,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和立場。
11月4日,一塊來自本溪高約20厘米、直徑約15厘米的石頭交到了中國科學院院士劉瑞玉教授手裡,這塊來自海洋的鵝卵石正式成為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的館藏生物标本了。而能夠成為館藏标本,源于圍繞這塊曾連續幾次在“全國文化奇石展”中獲得金獎的石頭本身的層層謎團……
謎團1 石頭生白發!
從質地上看,它隻是一塊普通鵝卵石,但不同的是,石頭上面竟生着千餘根白發,而且還在長長
謎團2 白發竟是空心的!
用火柴點燃了一根頭發,想不到一端剛一燃燒,而另一端竟然冒出煙來
謎團3 它不是石頭是什麼?
專家檢驗了石頭的成分,發現與海洋白珊瑚的生長特性很像,據此推斷這塊神秘的白發魔石不是真正的石頭,那它到底是什麼?
“白發怪石”被鑒定為新種頭盤蟲 攝影/本報記者曲立岩 |
普通的鵝卵石上長出一頭飄逸的“長發”,這個世人眼中的“怪物”因梁羽生小說人物的緣故,得了個“白發魔女”的稱謂。是植物,是動物,還是某種天外來客?又或者隻是人工僞造的普通石頭?二十年來奇石主人東奔西走希望揭開“白發魔女”的身世之謎,收藏家啧啧稱奇、愛不釋手,也難倒了不少科學家……
奇石主人奔波二十年,欲驗明“白發魔女”正身。
11月4日,當中國科學院院士劉瑞玉教授從來自遼甯的閻娜及其家人手中接過“白發魔女”,這塊在社會上漂泊了近二十年的長着白頭發的奇石終于找到了歸宿,落戶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生物标本館。
這塊“生發石”就是連續幾年在“全國文化奇石展”中蟬聯金獎的大名鼎鼎的“白發魔女”。它的主人、遼甯本溪的收藏家田恩宏(閻娜的父親)還記得,自己是1987年在青島出差時從民間購買并收藏的,對“生發石”一見鐘情也是緣于這塊橢圓形的鵝卵石上長着和人的頭發一樣的白發。
把“生發石”帶回家後,近二十年來,田恩宏一直想弄明白石頭上為什麼會長出頭發,尤其令田恩宏一家人感到驚訝的是,最初兩年,“生發石”的發須竟然還在生長,這個有生命力的“怪物”究竟是動物、植物還是别的什麼生物呢?田恩宏走訪過不少奇石收藏家,也到過一些科研單位,“生發石”的身世之謎卻始終沒能破解。
去年10月本報曾經征得奇石主人的同意,将“生發石”押送到中科院微生物所進行鑒定。“生發石”奇特的外形讓在場的研究人員大呼驚訝,卻也無能為力。不過73歲的老專家、中科院院士魏江春卻提供了一條線索,他懷疑,“生發石”的發須可能是某種海洋生物,建議将“生發石”送到中科院海洋所。(詳細報道請見2004年10月27日《北京科技報》文章———《白發怪物難倒科學家》)
是植物還是動物?海洋所專家提出種種猜測。
帶着最後一絲希望,閻娜把“生發石”帶到了位于青島的中科院海洋所。劉瑞玉院士以及幾位教授對“生發石”早有耳聞,專家們聚集在一起,希望能替它驗明正身。安建梅博士還記得第一次看到“生發石”的情景,“生發石”與普通鵝卵石并無兩樣,通體呈乳白色,高約20厘米,直徑約15厘米,形狀宛若人的頭部。“生發石”的奇特之處在于,石頭的一面生有“白發”,上千根白色“須絲”俨然一頭飄逸的長發。“白發”長約5厘米到10厘米,比人的頭發還略粗一些,發須是中空的。
剛開始,大家懷疑“生發石”是不是一種海洋植物呢?如果是海洋植物,那麼極有可能是一種藻類,長期從事海藻系統分類與研究工作的夏邦美教授通過檢測和觀察否定了這種猜測,因為通過把“生發石”的發須浸泡在鹽酸中發現,發須中不含鈣質。
難道“生發石”竟然是一種動物?排除了是海洋植物的推測,“生發石”被初步認定是一種生活在潮間帶的海洋生物,是海洋生物附着在石塊上後慢慢生長逐漸形成的,并由于某種原因被轉移至淺海生活所緻,而非石頭長出“頭發”。劉錫興教授和徐鳳山教授都長期從事海洋無脊椎動物研究,他們通過對“生發石”進行仔細觀察後進一步推斷,以它這種生活方式和生長狀态不可能是其它動物,“生發石”的發須應該是無脊椎動物中比較高等的一種———頭盤蟲,屬于半索動物門。
初步鑒定“生發石”是一種海洋動物頭盤蟲。
頭盤蟲最基本的構造是,蟲體附着在石頭或者貝殼上面,然後蟲體的分泌物逐漸形成一根細細的管子,蟲體前面頭部像個圓盤子一樣構造,所以叫頭盤蟲。這塊“生發石”到底是不是海洋動物頭盤蟲呢?
在劉瑞玉院士和幾位教授的鼎力幫助下,安建梅博士開始查閱大量資料和文獻,對比已經發現的頭盤蟲種類,并對“生發石”的發須進行切片觀察。
顯微鏡下的發須 |
“頭盤蟲每一根管都是一個個體,每一根管裡面都有一個蟲體,主要是對發須也就是管裡面的結構進行觀察,看它裡面原來是不是有生物,管裡面即便有生物,經過這麼多年也已經腐爛了,但即便腐爛了,也應該有一定的細胞結構。”安建梅解釋說,“我們通過切片觀察,發現管裡面果然有細胞結構,證明一開始的推測是正确的,這确實是一種頭盤蟲。”
目前世界上共發現了18種頭盤蟲,大部分生活在南極周圍海域,其中在日本和澳大利亞各發現過一種,中國以前從來沒有發現過頭盤蟲的蹤迹。那麼這種頭盤蟲又是屬于哪一種呢?
和現存的18種頭盤蟲形态相異,難道這是一個新的種類?
所有頭盤蟲的蟲體基本上都是一緻的,隻是管的形态各異,那麼要确定它的種類隻能從管的形态下手了。安建梅在解剖鏡下面對“生發石”的發須進行觀察,并和其它已經存在的頭盤蟲的管進行對比,令安建梅感到驚訝的是,這種頭盤蟲的管和其它18種頭盤蟲都不一樣,比較特殊。難道這是一種新的頭盤蟲?
這種頭盤蟲的管特别細、特别長,而其它種類頭盤蟲的管都是比較粗、比較短的,除此之外它還有一個重要特征,管的末端有類似傘狀的結構,好多直闆片組成一個圓盤狀的傘,這在其它頭盤蟲身上從來沒有發現過。而且其它很多種頭盤蟲的管是有分叉的,就好像樹枝一樣,從主幹分出很多枝幹,但是這種頭盤蟲的管是直的,沒有分叉,就好像人的頭發一樣。
經過長達兩個月的對比檢測,“生發石”的身世之謎終于揭開了,科學家鑒定為半索動物門羽鰓綱頭盤蟲屬的一個新種,定名為多闆直管頭盤蟲。
半索動物是介于無脊椎動物和脊椎動物之間的動物類群,它的研究對整個動物界的進化研究具有重要意義。從無脊椎動物是怎麼進化到脊椎動物一直都是科學界沒有解決的問題。比如,無脊椎動物沒有脊椎,整個身體結構和脊椎動物都有很大的差别,無脊椎動物的神經都在腹部,而包括人在内的脊椎動物都有一根脊椎在背後,體型的轉變是很大的轉變,但是這個轉變究竟是怎麼發生的,一直都是一個謎。
究竟從無脊椎動物到脊椎動物之間有哪些動物是可以連接它們的進化的,半索動物就是介于脊椎動物和無脊椎動物之間的一種中間狀态。科研人員将對這種固着在石頭上的高等無脊椎動物進行深入研究。
資料來源:遼沈晚報、人民網等。
<iframe width="466" height="262" src="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origin=https%3A%2F%2Fmp.weixin.qq.com&vid=i0527k6424c&autoplay=false&full=true&show1080p=false" frameborder="0" allowfullscreen="true"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iframe>
安徽省石油博物館珍藏的“頭發石”,
感謝網友“雨後森林”提供照片
編輯: